中新社湖北新闻网11月20日电 (代新成 蒋义东 刘夏丹)在房县白窝乡赤岩村,有一位白手起家、成就卓越的养殖致富女能手--王天琴。数十个寒暑春秋,她用顽强的斗志、拼博的精神演绎着一个女强人的奋斗足迹,如今成了湖北十堰房县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。
爱拼才会赢
王天琴1963年出生在白窝乡赤岩村。虽说白窝乡赤岩村依山傍水,气候温和,可是人多地少,勤扒苦做也只能填饱肚皮,兄弟要成家,孩子一天天长大,日子再这样过下去咋行?面对这中困境,从不向命远低头的她暗下决心:一定要改变它,扭转自己的命远。就连她吃饭睡觉都在冥思苦想如何发家、怎样致富。正当她拿不定主意,摸不着门路时,正赶上房县妇联举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班,这对初中未毕业的她来说真是雪中送炭。她迫不及待的参加了培训班,在培训中她学到了发家致富的技术。培训结束后,她与丈夫商量,先借钱做点小本生意有钱后办个养殖场。
1991年,她怀揣着借来的500元钱,只身一人来到县城,在朋友的指导做起了小生意。经过摸爬滚打,几年间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营经验,不甘落后的她东借西凑再加她四年积蓄二十几万元作为启动资金,开办了一个卤菜店,自己收购家禽自己加工,由于她夫妻二人为人厚道,加之勤劳好学,很快掌握了卤菜技术,夫妻为人热情好客,卤菜味道好,价格公道,在短短半年里,控制了房县卤菜市场。仅靠自己收购房县的家禽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用。卤菜原料主要是鸡,大多鸡都要从十堰运到房县,碰上货源紧缺,到十堰拉货也经常会空手而返,忙得焦头烂额,又一次次因为货源和长途径运输丧失了发财的机会,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她王天琴下定决心自己养鸡,拓宽原材料的供应途径。
王天琴通过翻阅养殖业实用技本,并到外地进行考察学习,下定决心干!2001年,她靠锨挖肩挑,在黑獐沟办起了自己的养鸡场。并购回1000只鸡苗。由于设备简陋和饲养不当,她亏了好几千元,使本来不富裕的她一度陷入困境。家人的责怪、人们的冷潮热讽使她灰心丧气,在关键时刻,县妇联和乡领导多次为她伸出温暖的双手,鼓励她:“实在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我们呢”。自己养鸡谈何容易?光凭热情是不够的,重要的是解决养鸡技术问题。在县乡两级党组织的帮助鼓励下,王天琴鼓足勇气,树立信心,为自己拟定学习计划,先后四次到河北学习考察取经,购买科技书籍,到乡兽医站进行技术咨询。通过潜心钻研,基本掌握了养鸡技术。饲养第二批鸡苗时,她吃住都在饲养房里,精心照料,亲手给每一只鸡打疫苗。这一批鸡子的成活率达到98%,出售后一下赚了5000元。从此坚定了王天琴的信心。随后,她又连续购买了三批鸡苗,规模逐步扩大到10000只,每批成活率都达到99%以上。她的养鸡产业越做越大,产不愁销,真正把养鸡变成了“聚宝盆”。2002年,她决定走精品养殖家禽之路。
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,原来养殖场的面积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。面对新的产业发展,王天琴想在家乡再建一个综合养殖场,这一想法得到了白窝乡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。2002年10月,白窝乡党委划出50亩土地给她,作为“大本营”开发养殖业。目前,规模逐渐发展到30000只,她的资本由1990年的500元发展到2004年的300多万元。2005年计划实现养殖产业500万元,创纯收入30万元。
诚字闯天下
王天琴始终把“诚”放在首位,用“诚”字来赢得用户的信任,有损企业信誉的事,就是再赚钱她也不做。2002年春,全县鸡瘟流行,家家户户的鸡全部死光,而千里房县只有王天琴一家销售鸡、鸡蛋,她没有因此而抬高价格,当时友人劝她涨价,如果一只土鸡上涨1元钱、一个鸡蛋上涨1角钱,价差都能赚取35000元,但她没有这样做,而是以平常的价格出售。信誉迎来八方客,她的产品远销十堰、襄樊各大超市,不论市场潮涨潮落,总是供不应求。正象她说的那样,“诚信回报她的更多。”
为了充分利用村里丰富的水源,她特地从外地聘请了一位技术人员,租用村上2.5亩池塘养鱼,以鸡粪作饲料,同时承包50亩橘园,用鸡粪施肥,改良土壤肥力。抓住“天保工程”有利时机,王天琴又承包了200亩荒山用以种草养羊,现在已建高标准羊栏10间,饲养努比羊86只。如今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营产业链条,她负责养鸡厂为主要生产企业,丈夫负责经营卤菜及肉鸡、鸡蛋成品的批发销售,形成了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一条龙。
一花引来百花香
一枝独放不是春,万紫千红春满园。王天琴富了,没有忘记党的富民政策,没有忘父老乡亲。多年来,她先后为国家闯税收60多万元,救助失措辍学女童4名,救助金额3400元。别人家请劳力都是请壮劳力,而王天琴请劳力都是贫困户伤残劳力。几年来,他聘请30多个贫困户在他家做工,按定额,按时支付工资,从而使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。该村4组的文化武,是聋哑人,全家3口人,父母年老体弱多病,不能从事体力劳动,全家生活靠文化武一人挣钱养家。他特意让文化武在养殖场做工,工资和其他人一样,年收入达6000元,不仅维持了全家人的生活,还盖上了新房。十年来,他无偿为本村3户妇女投放鸡苗2万余只。为了让她们掌握养殖技术,还担任义务指导员,随请随到,随到随教。当姐妹们缺少资金时,她积极给予帮助。全村有30多户乡亲在她的带动下选准了致富项目,20多户贫困姐妹在她的扶持下得以走上小康之路。有人说她傻,但她却说:“一个人富算小富,全村富才算共同富”。王天琴不仅富了,而且还出了名,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,前来参观、考察的人络绎不绝。
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王天琴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父老乡亲的赞誉。2004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,白窝乡党委将她的养殖场命名为“党员双建双带基地”。
屈指算来,王天琴巳拼搏近15个年头.她的成功举措,为贫困山区农民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,养鸡业已成为白窝乡的支柱产业。2004年,在众多的致富能人中,这位普通农民当选为十堰市“十大农村致富能人”。连续2年被被县委、县政府授予“产业状元”、“巾帼风采人物”。
为了做大产业,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路,王天琴现正在和白窝乡赤岩村“两委”协商,由她个人投资无偿地为赤岩村600多户农民聃请一名农业技术人员,对农民进行大棚蔬菜技术培训,并且和农民签定长期蔬菜收购合同,由她来统一批发销售,她还无偿地给菜农提供鸡粪。形成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新的产业联合体。
在创业者脚下,路将会更加开阔……